桃子的贮藏方法-冷库、气调和间歇升温贮藏
1.冷库贮藏
冷库温度由机械制冷设备控制。可根据果实品系、品种对贮藏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的要求,进行调节和控制。冷库可以用钢筋水泥建造,也可以建成简易冷库。把贮藏果品的土窖、常温库、通风库加以改造,用隔热材料提高一下保温性能,就可以安装上制冷机械,其效果与普通冷库接近。冷库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据贮藏品种的不同及时调节控制库内的温、湿度和通风换气。
2.气调贮藏
气调贮藏是通过调节和控制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达到延长果实的贮藏 期,获得良好保鲜效果的技术措施。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较低的氧的较高的二氧化碳,使果实呼吸代谢延缓,营养物质消耗减少,延长贮藏寿命。标准的气调库是由冷库加密封设施和造气、调气设备等构成。
①对入贮果要求。桃果的气调贮藏近几年才开始研究应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单靠冷藏不能达到预期保鲜效果的高档果品,例如雪桃、冬桃等利用气调能将贮藏期可延长2~3倍,并保持其固有的品质风味。
②贮前预冷与气体成分的调控。果实入库前必须采取有效的预冷措施,如通人强冷风或用0℃的冰水淋洗,并结合进行防腐、防病药剂处理。气调库的温度也要预先降至预定温度,或稍低于预定温度,严格控制环境中的气体成分。桃一般情况下要求氧1%~3%,二氧化碳5%,但在不同品种、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也有差异。同时还与温度等其他贮藏条件有关,如二氧化碳在0℃时3%~5%适宜;在5℃时,二氧化碳应高于5%。
③气调库的管理。果实入库前要认真检查气调库各项设备的功能是否完好,是否运转正常,及时排除各种故障。启动制冷机,库内温度降至0℃后备果入库;入库初期库温降至0℃后,启动制氮机和二氧化碳脱除器分别进行库内快速降氧和脱除二氧化碳,使库内温度及气体成分逐渐稳定在长期贮藏的适宜指标。对库内温度和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应坚持每天测定1~2次,掌握其变化规律,并加以严格控制;中后期的检查、检测工作要认真、定时进行,以防库房各种设施出现故障;果品出库前要停止所有的气调设备的运转,小开库门缓慢升氧,经过2~3天,库内气体成分逐渐恢复到大气状态后,工作人员方可进库操作。
④气调贮藏的保鲜效果。较低的氧和较高的二氧化碳不仅可以减轻叶绿素的破坏,还能抑制果胶酶的活性,减弱果实对乙烯的敏感性,延迟果实的衰老,有利于保持果实的鲜脆品质。但是气调贮藏使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的呼吸代谢第一系列的转化过程受抑制,因此一般在出库初期味淡而少芳香,缺乏应有的风味,此外,长时间的低氧和高二氧化碳还容易产生生理病害。因此,商业上应用气调贮藏桃要慎重,待每个品种小量试验成功后再推广。
3.间歇升温贮藏
桃子在0℃条件下贮藏容易引起冷害,一般从外表看不出来,只有到常温下催熟才发现,有的甚至催熟后外观仍很好,只有切开后才发现。贮藏过程中对果实采取间歇升温方法可有效的避免冷害的发生。具体做法是:间歇升温冷藏法,果实在0℃下贮藏l~4星期,然后升温到18~20℃,保持2天,再降温到0℃下贮藏,能有效地保持桃的原有风味,防止冷害。间歇升温气调冷藏法,桃在气调贮藏期结合间歇升温的方法,可延长贮藏寿命和改善贮藏品质。具体做法是,在0℃、5%的二氧化碳和l%的氧条件下贮藏的桃,每隔4星期,升温到18~20℃,保存2天,再送回气调库贮藏。